厨子的仪式感
看着 17 年的总结,精神维度感觉已经过了很久,每当这个时候,物理的衡量刻度显现出价值,提醒你,仅是又过一年而已。
是啊,又是一年。
前段时间准备年终述职时,翻出工作时记录的 work-log,梳理了这一年来做的项目,才意识到原来那么多事情都是这一年里完成的,团队一年内人数扩张到年初的六倍,从草莽时期逐渐步入正轨,期间经历着不断地自我推翻,伴随业务的增长,需求的增加,开发模式,团队规范性,技术氛围的培养模式,成员的自我定位,都在不断被推翻,引入新的血液,带来新的视角和思路。于个人成长而言,得益于被无数次推翻,我比较满意,工作上也完成了毕业之后的一个小目标。最近一直在思考下一阶段需要做的事情,毕竟六个月之后又是一个重要的节点,时间紧迫。
生活方面,因为没有一个类似工作中记录的 log,回忆起来需要费些力气,其实 17 年下半年在 medium 上记录过三个月的 llog(life log),前几天突然翻到,禁不住唏嘘感慨,记录永远都是有价值的。
年初给老妈买了台 iPad,装了康熙字典,换了台新手机,办了一张大王卡,让她空闲的时间学习汉字,因为老妈家中兄弟姊妹较多,她小学没毕业就辍学,时常在家中打趣道,辍学之后还欠学校五毛钱学费未缴,我在中学开始就寄宿学校,大家聚少离多,周末回家断断续续教她写明白自己的名字。大学之后,经常打电话念叨让我回家教她学习拼音汉字,而因时间缘故,都无疾而终。买了平板,教会她怎么使用之后,常常在微信上问我一些字怎么写,后而在 iPad 中练习,现在已经可以在微信里和我们打字聊天了。识字学习带来的好处除了词汇量的增长,明显感觉到她的精神世界在变得年轻,她更自信得在接受新事物,开始独立使用银行卡,开始寄快递,网购,19 年可能会开始接触一些基础的读本。同时开始学习汉字之后,我跟她的沟通也更加频繁,也发现了之前没有认识到的一面,她对于家庭的思考,生活的思考带给我很多启发。
跟我爸和解,如果父子之间这辈子终有一战,那么我跟我爸的那场则是维持两年的拉锯战,从 17 年正月初一拍桌子大吵一架开始,到今年年末两人在路边饭馆,面对而坐吃饭,自顾无言结束。从中学前对他严厉教育的恐惧,到中学寄宿后对他的依恋,再到大学后对他的更深的认识。现在想来,他一直是那个他,而我的视角却一直在变化。矛盾的起点在于,我态度强硬地期望他作出改变,而他并没有真正的认可我。两年过去,我的认知变了,态度也变了,他也最终认可了我,这期间,什么也没改变,却又什么都变了。之前觉得世事非黑即白,但事实往往多是灰色。
开始实施很久之前就有的计划,买了电动牙刷,跟家人灌输一些健康知识,带他们去洗牙,例行体检,而我,三个月前拔了一颗蛀牙,带上了牙套,虽然代价高了些,但这些都是我想做很久的事情,以前没有能力做,现在有机会弥补,我很珍视这样的机会,钱花完了再努力赚吧。下一个计划应该是出去走走,一家人,黄山应该不错,顺路经过歙县去二伯家。
今年也去了不少地方,武汉、上海、西安打卡,不得不提在打卡这件事上,罗老师做的比我好,今年轻松公费打卡日本、德国。在一次次出行中完善对于出行的规划,最近一次的西安已经找到感觉了,不过冬天真的太冷,下次不会在冬天出门了,双双感冒把家还,接下来应该会去执念很久的台湾。不知从何时开始,对于出行,已经丧失了大学那会儿的动力和兴奋,可去可不去。不过,最终都会去的,对吧。
开始学习川菜,看着票圈大佬,开发里面有会摄影的、手绘的,产品经理里面有会烘焙,互联网从业者的第二职业,我想着,哪天我敲不动代码该怎么办,至少可以做个厨子吧,回家开个川菜馆什么的,于是开始学厨之路 😂,上河帮师从「火筵家常」,小河帮师从「美食作家王刚」,目前还在探索阶段,周末的伙食可以稍微改善,但到一个合格的厨子还有很长的距离,还需继续学习,兴许我会是个好厨子呢
今年刚好在听「The_Little_Prince」中狐狸那一段,人们需要一些仪式感,一年一次结束,我们早早备好情感,感到幸福或坐立不安,给枯燥往复的生活带来一次波动。给自己一个年末总结,是我的仪式感。
作者: leeon
来源: https://leeon.im
链接: https://leeon.im/year-again-2019/
本文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 4.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