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暑假骑行川藏
暑假的骑行本该以这篇总结结束的,一直拖到现在。
7.15成都出发,8.5到达拉萨,历时二十一天,行程2100+km,翻了13座山(两座5000+,9座4000+,两座4000-),爆了一个外胎和一个内胎,都是后胎,同时爆的……,一行四人,路上结识三位,七人布达拉宫广场举车,喝拉萨啤酒,这些事情我会记得很久。
路途中日记零零散散的写了几天,终究没有继续,始终觉得一段经历经过时间冲刷,模糊了脑海里的大半,这段经历的价值才会显露,流水账索性不记也罢。现在回想这段路,一路艰险,苦中作乐!
骑行吧里每天都会有人出发,我钦佩他们的勇气,每天都有人到达,我钦佩他们的毅力。
因为有渴望,很久一段时间,我一直看着别人的旅途,因为少一份勇气,我的旅途却无限期的延迟在我的脑海里。因为没有信心,一直选择等待,等时机,等自己,无限期的等,最终妥协于懦弱,就这样一天天平庸在人群中,黯淡了那些有过的牛掰的梦想,刺眼的光芒!如果没有上路,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幻想,泡影而已。
如果没有上路,
我肯定不知道骑行开始后的三四天,胳膊,腿,屁股原来可以这么疼,过了这个阶段,疼的没了知觉,整天一瘸一拐,也就适应了;
我不会在雨天爬折多山,雨衣外面下着大雨,里面汗流浃背,我自然也不会在那段海拔4000+的理塘去毛垭草原的路上经历两次冰雹,大风夹着冰雹扎的脸刺疼,衣服干了又湿,湿了又湿;
我不会知道,我可以连续骑五个小时爬上5008的东达山,自然也不知道骑了两个多小时海拔下降800+的下坡有多爽;
我不会知道悬崖一侧没有护栏的盘山公路是多恐怖,在加上暴雨时的妖风不断把你往边边推,我也不会知道,那时的心中其实会有很多羊驼出现的;
我不会知道,出了巴塘界时,QQ的消息铃声结束了三天的无网生活,像是从类人猿向人类文明的进化,一群人奔走相告,差点泪流满面;
我不会知道,进了拉萨界一直在找的布达拉宫终于出现在眼前,那种鸡皮疙瘩从头麻到脚的感觉是如此透彻,一群人再次奔走相告,几乎泪流满面,一路嘶吼着进城!
我会一直记得,爬到折多塘时看到到远处耸立的雪山,阳光照在那根超大号冰淇淋的奶油上,泛着亮光,十分诱人。
我会一直记得,连续两天在海拔4000+上骑,看尽了天的透蓝,也见识了挂在天边的巨型棉花糖,去毛垭草原的路上遇到的彩虹挂在棉花糖上,变成了彩色的棉花糖。
我会一直记着,翻高尔寺山时,抄近道走还没通车的高尔寺隧道,爬了两个小时的坡,看到的却是被封的隧道,当时雨下正大,我们几个人就这样在还没通车,渺无人烟并且下着大雨的大山深处的某一段公路上不知所措,那群叫做羊驼的动物再次出现在胸口,当时突然冒出个念头“如果此刻在学校或者回合肥了,应该都不会是这样的境遇吧!”,最后无奈原路返回,下坡,速度有些快,夹杂着冰雹的大雨扎在脸上,视线被雨水模糊的只能大概辨认方向,那时就在想“一定会记住这个场景很久吧”,至少到现在都很清晰,再也不敢抄近道。
我会一直记着,所波大叔家的管饱的牦牛肉炖土豆,毛垭草原上远处山脚下是藏民的雪白的帐篷,傍晚的风很大,为了不弄乱我们所剩无几的发型,一群人窝在客厅里看新闻联播,等着传说中的毛牛肉炖土豆。
我会一直记着,在藏民们怪异的眼神里,我们一路吼着叫向布达拉宫奔去。
很感激这群队友,一路走过来,很照顾我,我们一起装逼(图一),一起落魄(图二),一起乡下人进城(图三四在八宿),浩子就是每个故事里的那个壮(pang)汉(zi),多亏了他带的药和外胎,棍哥一家人很热情,阿姨和姐姐包的饺子很好吃,棍哥现在常驻拉萨了,岩哥有种看透世俗的洒脱(全体狂笑),覃lang是成体的,体力惊人,开始还傻乎乎的跟着他跑,知道身份之后所有人大呼上当,一乐中途摔得最厉害,拖着残躯还把我们远远甩在身后,他是从西安到成都,再到拉萨,最后是举哥,图片中没有他,因为他在全程在看斗破苍穹。(这是他急迫到达拉萨的动力)
最后是我和坐骑!
还有他们
高三那年,准备和阿来骑行去黄山,300km,松当时还送了我一个包作送行,但老爸的第一反应是“你在逗我!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,大一暑假,准备了好久的四川骑回合肥计划因为小组培训被搁置,只是坑了当时的两位队友,觉得十分亏欠,那时候就觉得以后再也没那么好的机会了,而生活就是这么戏剧,在我准备妥当时将我拦下,却在措不及防时匆匆上路。
那些吹过的牛,在我忘记之前一头头把它们送上天!
ps:长久不说话,就成了哑巴,很久不写字,写了删,删了又删,这两天的状态就像个哑巴支支吾吾忘了怎么表达!
作者: leeon
来源: https://leeon.im
链接: https://leeon.im/cycling-on-318/
本文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 4.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