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走江湖,讲求的是一个稳字。

在狗东买的硬盘下午到了,折腾了下,格式化、分区、备份。这里记录下我的方案。

关于硬盘

硬盘、耳机一类带有玄学色彩的电子产品,我选购的经验是预算之内跟着群众走,排除你有情怀或者是行家里手的情况。作为普通消费者,我们的需求也很简单,因此不必考虑那些极端环境,只要不犯错就达到我们的基本诉求了,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。
所以,我买了希捷的 Backup-Plus-Slim-1TB(STDR1000300)

我是跟着群众走的,所以不要问我为什么……

关于用途

我买的容量是 1T,计划分区出 250G 作为 timeMachine 的备份空间 A,剩下的用做日常文件存储 B。

关于文件格式

先抛出结论,硬盘分为两个区,250G 备份分区 A 格式化为 Mac OS Extended 格式,另一分区 B 格式化为 exfat 格式,将硬盘转插在 windows 上,将 B 分区格式化为 NTFS 文件格式。

为适配 Windows,故将大分区 B 设置成 NTFS 格式,NTFS 在 Mac 下可读不可写,但是希捷官方提供了适用于 MacOS(10.9. 及以上)的 Paragon,所以唯一的问题也被解决了。

timeMachine

关于 timeMachine 的使用,极其简单,打开 timeMachine,选择备份盘,备份。

建议每次升级之前先备份一次。

关于恢复

目前我还没用到恢复,希望永远也用不到,哈哈。

2018.10.24 更新

背景

上面一句希望永远也用不到,最后还是用上了,从某个时间开始,MBP 开始出现无法充电的现象,开始还可以通过下面的黄金法则解决:

第一步,重启
第二步,Crl+Shift+Option+电源30秒
第三步,Cmd+Option+R+P 开机
第四步,创建新的管理员用户
第五步,Cmd+R 开机,重装系统

国庆前非常有预见性的对系统做了一次备份,直到国庆假期,彻底无法充电,电池耗光之后变砖,无奈送售后,维修持续了两周,这两周再次体验到 Windows,嗯,Mac 真香!最后换了主板和电池,一山放过一山拦,主板换了之后系统始终读不到硬盘,售后电话我,拿着硬盘去拷贝一些重要文件,电脑需要重装系统。仿佛等在病房外的家属被告知要签病危通知,心情沉重。

抹数据,重装系统,我有了一台“新电脑”……

数据恢复

因为已经通过 TimeMachine 进行过一次数据备份,我们可以通过 MacOS 自带的迁移助理进行数据恢复,官方提供的教程 如何将内容移至新 Mac 解释的很明白,操作过程不要紧张。大概两小时之后,记忆中的系统就会重新展现眼前,仿佛 yesterday once more。

可能只有经历过一次数据恢复,用户才会意识到 Time Machine 这个名字真正神奇所在。

后续

事实证明 250G 用于备份远远不够,数据恢复之后,我立刻下单了一块 4T 的硬盘,这次意外暴露了在数据备份方面亟待改进的点。例如云盘的使用,软件数据的备份,软件的备份。

以上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