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在骑行川藏线四周年。

我喜欢 Google Photo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有一个往年今日的提醒功能,七月初给我推送四年前从成都出发的照片,今天敲代码喝水的间歇,算着时间应该快到拉萨了,找了下当时的动态,刚好是今天。

骑行结束之后支支吾吾了两个月,写了篇记暑假骑行川藏,虽然内容粗略,但多数内容不经提醒现在几乎想不起,再次印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,全文中二又热血,现在看来还能给自己回一回温。除了这几段文字,最让我珍惜的就是用魅族 4 全程拍的照片,当时还有一个特别傻的事情,我在出发前脑子抽经,把我那傻笨的 ThinkPad E531 笔记本背上了,开始两天还能勉强背着,两天之后肩膀痛的受不了,直接捆驼包上。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,因为当时的手机内容还只有 16 G,笔记本在关键时刻充当了移动硬盘的角色,存下了大量的图片。

虽然已经过了四年,我还是经常能清晰地想起川西的风景,平均海拔四千的理塘、怒江七十二拐、然乌湖旁爆了的后胎、在没通路的林拉公路上四十码巡航,翻过最后一座米拉山,一路下坡到拉萨。出发那天,在成都买了一套明信片,每到一处城镇,就跑去邮局盖戳,中间比较好玩的是有一些邮局根本没人值班,大门敞开,邮戳就在桌子上,自己动手,明信片都送给一些老朋友了,上面应该还歪歪扭扭的写了一些字。当然,我自己也留了一份,不过不是明信片,是大一 ACM 团队定制的 T恤,我觉得有纪念意义,所以也全程带了盖章。

到了拉萨之后,预算已经被用光,回合肥的车票钱还是找王三虎同学借的……自称车打包寄回学校,我坐了两天的硬座从拉萨转西宁,再回合肥。回学校之后,拿到车,还是最靓的仔。捷安特的 ATX 750,从学校学长手中入的,车况没有很好,但比之前的千里达还是好很多(但到底是被坑了)。正值王三虎同学的 UCC 被盗,我还在想着要把车打包寄到南京,因为他当时盘算着从南京骑回合肥。就在某个平常的夜晚,从实验室下楼提车时发现车不见了……前后找了两三天,未果,认清现实。从此深刻践行“锁好不如车破”的原则,再也没买过山地车。三虎同学最后只收到了我寄过去的驼包和一些附件,应该还有我从拉萨街头买的一串星月菩提,不知真假,当时兜里揣着五十块在拉萨街头闲逛,见了那个手串很喜欢,老板要价两百,最后砍到一百,实在掏不出多余五十,跟老板说等等,我回去取点钱,老板可能是可怜我,洒脱的一句“五十带走”,我开心的递出了仅有的五十,虽然后面想想我好像又被坑了……

骑行这件事是一个分界线,分界线前后的我走在了毫无关联的两条线上,在 ACM 和机器人小组之间选择了后者,最后又选择离开,之后的我迷茫了很长一段时间,直到有一天黄彪同学问我要不要一起学写网站,划重点,这是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一句话,哈哈,后来的故事就是我在前端的路上越走越远,骑行结束返校,经人推荐,进了杨老师的实验室,开始接触 Node.js,开始系统学习服务端开发,前后端一起写,当时流行微信服务号,也做了一些外包练手顺便赚点钱,一直到大四北上实习。

选择去骑行可能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,做出的性价比最高的一个选择,过程中体力心力都在被摧残,但经历过,再遇到阻碍时,也简单很多。另一个价值在最近两年感知开始增强,从毕业开始,阶段性感觉到我对生活的敏感度下降,感性的思考越来越少。偶尔想起川西的风景,能让我重新燃起一点想象,找个机会再去走一趟川西,再走远一点,我想去看看。

我可能是一个好面子的人,总是想去做一些牛逼的事情,好跟朋友吹牛,但真正做成了,吹牛和实力的界限似乎就不是那么明显了,对吧 ?